第787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
葡萄牙特使古铁雷斯宣称,就在葡萄牙军队展开“收复”本国传统领土“正义之战”的同时,他们的军队窥探到,西班牙东面的强大帝国-------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也在蠢蠢欲动,意图趁着西班牙军队遭到明军重创时,染指西班牙的领土,扩大帝国版图。
相对于已经衰落的哈布斯堡王朝来讲,此时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帝国可是一头凶猛地怪兽,是整个欧洲都畏惧的存在,它的军队东征西讨,常年处于抢夺他国领土的战争中,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,欧洲各国军队都十分忌惮与其进行战争。
现在奥斯曼帝国由于新君默罕默德四世尚且年幼,政务便由他的母亲柯塞姆苏丹处理,这位年轻的女性不同于一般的妇人,是一位性格强硬的女中豪杰,对于帝国版图扩张的兴趣远远大于一般男人,在获知与奥斯曼帝国军队对垒多年的西班牙精锐军队惨败后,柯塞姆苏丹便发出号召,要求各方结束内讧,转而向西班牙谋求更多的利益,这其中便包括侵占西班牙的领土。
令葡萄牙政府忧虑的就是这一点。
如果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向西进攻西班牙,那么不用过多久,它的军队就会推进到葡萄牙军队东线附近,依照其军队极强的侵略属性,双方军队之间很可能面临着发生严重冲突的局面,如果双方开战,那奥斯曼帝国就会顺势向葡萄牙本土推进,而以葡萄牙军队并不强悍的战斗力,想要对抗这样一个庞然大物,结果可想而知。
为此,葡萄牙政府请求大明加大军械出售力度,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扩展自己的军队规模和数量,以应对很有可能到来的危机。
上次从大明购回去的那批火铳弹药,无论从射程还是威力上都比葡萄牙军队使用的要强出不少,葡萄牙军方对此反响良好,所以这次葡方加大了采购量和金额。
从葡方特使提供的清单来看,这次葡方共计从大明采购价值约四十三万两银子的货物,其中军械弹药总计为十九万两,其他商品货物价值为二十四万两。
随着英荷两国之间战争的开始,荷兰方面不得不减少了从大明采购商品的额度,而处在安全位置的葡萄牙乘机而入,趁着荷兰无暇他顾,趁机组织了一批商船来到大明,想借此机会抢占大明商品在欧洲的一部分市场份额。
对于葡方的这些合理请求,朱由检当然是无有不允。在他的亲自关照下,双方很快便完成谈判并签订了一系列协议,葡方特使只在京师待了五天便满意而归,临走时古铁雷斯对大明朝廷的高效率给与了高度赞扬,称赞大明的体制确实领先于欧洲诸国,回到国内后,他会向本国政府建议,派遣人员专程来大明学习其中的先进之处。
在实行议会制的欧洲诸国,在这种军政大事上,往往因为意见不一、利益不同而产生分歧,各执己见的不同派别的政治人物,会因立场不同而对此进行长时间的争论,这种决策机制效率非常低下,与大明简单高效的内阁负责制相比,双方高下立判,这才让本以为会有个漫长等待过程的古铁雷斯产生了如此想法。
朱由检对葡萄牙人学习的说法并不关心,而关于奥斯曼帝国的消息才是他最为关注的。
对于奥斯曼这种****的国家,朱由检有着天然的反感。在这种体制下生活的民众,往往有着不同常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,与文明世界的发展趋势格格不入,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,这种体制是人类历史的倒退,是华夏文明所无法容忍和接受的。
对西班牙的连番打击是出于历史上的某种复仇情节,现在已经品尝到苦果的西班牙人应该变乖了,只要他们往后表现的规规矩矩,朱由检并不想采取覆灭其国的做法。
大明是爱好和平的文明国度,战争也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的无奈选择,你要是乖乖听话,老子保证不打你,这就是大明以后的外交政策基本原则。
在葡萄牙特使离开不久,呼啸的北风把西班牙政府使团送到了京城。
先有百年殖民地马尼拉被抢走,后有远征大军几乎全军覆没,三年里两次沉重的打击下,西班牙鹰派政府已经全部下野。
去年刚接任的政府总体属于较为温和的鸽派,迫于内外交困的不利局面,西班牙新政府决定派遣使团出访大明,在承认战败的前提下,看看能不能请求大明朝廷高抬贵手,把被俘的西班牙远征军给与释放回国。
虎视眈眈的奥斯曼帝国军队,给西班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压力,相比在远东的利益,本土的安危才是迫在眉睫的大事。
惨败于马尼拉的远征军,正是一直处在与奥斯曼军队对垒的前线,适逢奥斯曼帝国出现内讧,两国之间匆匆达成停火协议,西班牙政府这才抽调了一万五千人组成了远征军,想从富得流油的大明捞一把,弥补财政窘迫的局面,但没想到兴师动众之下,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令西班牙人愤怒的是,葡萄牙这个撮尔小国竟然也趁火打劫,在西班牙内外局势糜烂之际,竟然趁机夺取了西班牙的部分领土,虽然面积不大,但这种明显的落井下石的行为却是让西班牙上下痛恨不已。
不过,与世仇------奥斯曼帝国相比,葡萄牙这种疥癣之疾只能先放在一边,由着它折腾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,等到一切稳定后,西班牙大兵自会教葡萄牙如何做人。
奥斯曼帝国可是有灭国之力和野心的,双方之间的征战持续多年,期间互有胜负,但随着西班牙国力的迅速衰退,结束内讧的奥斯曼帝国,将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吞并西班牙上面来。
正是基于这种关系到自身安危的考虑,西班牙人打着白旗远道而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