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经疏




大正藏 No. 2738
1卷

金刚经疏

故女人以嗔为力。欲有所索必先嗔故。国王以娇豪为力。罗汉以精进为力。诸佛以大悲为力。比丘以忍为力。故遗教经云。能行忍者。乃可名为有力大人。七佛偈云。忍辱第一道。佛说无为最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。忍虽有三。今此中取无生法忍。何以故。依经起行。无人法二执故。文中有三。一能忍。二无苦。三有乐。此明能忍也。无生法忍。唯诸佛之所穷故。名如来忍辱波罗蜜。非余人之能究故。说非波罗蜜。今言忍辱波罗蜜者。是如来清净善根。非波罗蜜者。非二乘人善根。若然者依经起行。既生无生之胜忍。岂见苦受之所倦哉。故偈曰。

  能忍于苦行  以苦行有善

  彼福不可量  如是最胜义
能忍于苦行者。依经起苦行能忍也。以苦行有善者。由此苦行以清净忍善根为体故。言有善也。彼福不可量者。彼忍善根非余人所恻量也。如是最胜义者。唯如来之所量也。故曰忍辱波罗蜜说非忍辱波罗蜜。
经曰。何以故至无寿者相者。自下明无苦。一立无苦二证无苦。此立也。前明有若而能忍。此明有忍故无苦。何者若见自我他我之异。便见能害所害之殊。我于尔时依经修行。既无两我之执。则不见歌利为能害我身为所害。既无两害之体。苦受从谁两生。论经云。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。相无相亦非无相。真谛云。无我等相者无自相也。无相者无他也。亦非无相者非不有悲智相也。无著云。能忍者谓达法无我。故如经如来说羼提波罗蜜。案此谓无生法忍也。又云。云何知忍相若他于已起恶等时。无有我等相。不生嗔想。亦不于羼提波罗蜜中生有想。于非波罗蜜中生无想。案此解稍异。今明于忍度上不作法想。于非忍上不作非法想。故曰无相亦非无相也。此等虽有不饶益事。而是法思惟忍摄也。歌利王事。此中应广说。
经曰。何以故我于往昔至应生嗔恨者证也。更晓无苦义。节节支解害事极也。不生嗔恨忍力猛也。嗔恨因我执而生。我执既无嗔恨。从谁而作。然嗔是大惑。恨是小缠。大惑即可报之以杀心。小缠但可加之以楚毒。由嗔具五义故名大。恨不具故名小。如心说。
经曰。须菩提又念过去至无寿者相者。明有乐也。前明有忍故无苦。此明无苦故有乐。何者作忍仙人显有慈悲。无我等相明无嗔恨。无嗔恨故无苦。有慈悲故有乐。偈曰。

  离我及恚相  实无于苦恼

  苦乐有慈悲  如是苦行果
案上半明无苦无自他相故。下半明有乐有悲智相故。由悲有乐。由智无苦。悲智和合故名共也。
经曰。是故须菩提至三菩提心者。自下第二更防其过也。夫见苦而行苦者。则心疲而退没。忘苦而行苦者。则心轻而进升。为防退没之行所以。教发无住之心也。文中有四。一示无住心。二示无住境。三示无住障。四示无住行。此明无住心也。夫菩提以无住为体。若能忘相发心。心即泯同无住。所以离相发心。即无住之体也。无著云。为显示流转苦对治故说应离一切想等。案流转者谓生死流转。若著相行施。则于流转中有疲乏之苦。今为对治言离一切相也。偈曰。

  为不舍心起  修行及坚固

  为忍波罗蜜  习彼能学心
为不舍心起者有二。一不舍菩提心。二不舍无相心也。故言应离一切相发阿耨菩提心。此则不舍心也。修行者谓不住色声香味触而修行也。坚固者若离于相修行坚固也。论释发心修行何所为为忍波罗蜜。习彼能学心。案忍波罗蜜者。如来忍度也。能学心者。初地心也。今为求如来忍度发心修行。求初地能学之心也。又忍波罗蜜者。初地心也。能学心者。地前心也。故习地前无住心也。故曰习彼能学心。故论曰。入初地羼提波罗蜜。此名不住心。案不住者。不住法非法也。故无著云。于非法及法无我中皆不住故。
经曰。不应住色生心至应生无所住心者。此示无住境也。不住色生心。令离报恩障。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。令离果报障。应生无所住也。令离相疑障也。真谛云。此中应具离三障。一己身。二报恩。三果报。己身者若著己身即起二见。谓常见断见。由常故不求未来。由断故不见未来。故障修行也。余二可见。
经曰。若心有住则为非住者。此示无住障也。若心有住住前二境则为非住不住菩提。若有此心便成障也。真谛云。若心有住者住三执也。三执者。一常见。二断见。三有无见。为离常见故不令住法。为离断见故不令住非法。为离有无见故即令住中道。前一破凡夫执分别性为有。次一破凡夫执依他性为无。后一破二乘执真实性亦有亦无。若不离此三执。即不与菩提相应故言非住也。
经曰。是故佛说至布施者。此示无住行。夫升高者必自述涉深者必自浅。是故欲入无住之心位者。应修无住之行也。无住心位初地已上。无住行位道种已还。故摄论云。愿乐位六波罗蜜。虽是世间法能引出世心。真谛云。无住心者即真心。若与忍辱相应位在三地。若与施相应位在初地。若与戒相应位在二地。四地已上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。随义应知。为不舍此真心故。离一切相发心修行也。通论地上束为四僧俱修六度。一无羞僧。谓破戒人。二哑羊僧。谓凡夫持戒。三有羞僧。谓二乘人四第一义僧。谓真菩萨。初三地修世间行相。同凡夫不堪断决譬之哑羊。次四地修出世行相。同二乘不复作恶譬之有羞。后三地修出出世行。是菩萨自位不离杂道故称第一义。一切净土中有凡夫二乘者。悉须作此判之。若就实为论。则净土中无复凡夫二乘故。往生论曰。女人及根缺。二乘种不生也。寄相则有故。观经明三辈九品。则凡夫二乘亦往生也。波颇云。应佛净土有凡夫二乘。报佛净土则无。真谛云。凡夫二乘于秽土中见阿弥陀佛。诸菩萨于净土中见阿弥陀佛。案此二说。报土则一向纯净。应土则有染有净。
经曰。须菩提菩萨至应如是布施者。自下约无住断疑两重。一约断疑。二约自行断。外化者疑曰。若其无住为谁修行。若见众生可为应名住著众生。今明约俗可言有为。约真即无所为故。偈曰。

  修行为众生  如是因当识

  众生及彼事  远离亦应知
上半明俗。下半明真。文有两重。一约俗二约真。此约俗也。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者。明约俗有众生可言有为故。言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。何以故。由约俗谛阴界入等有故。言利益者三檀分别。即登众生舍三种苦。得三种乐。由资生檀故。令舍贫穷苦得巨富乐。由无畏檀故。令舍怖畏苦得安稳乐由法檀故。令舍生死苦得涅槃乐。菩萨所以能三檀利益众生者。六真七似故。能利益众生。六真者。谓以六度利益众生也。以施令成善器。以戒令其禁守。以忍耐与违恶。以进助其顺善。以定化令入法。以智断其疑网。如偈说令器及禁耐恶与助善入法亦断疑六行饶益事。七似者。一似母。二似父。三似善友。四似同侣。五似健奴五六似阇梨。七似和上。此七各有五业。合三十五种饶益。如法华赞述中说。由菩萨能具六真七似。能利益众生故。言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也。
经曰。如来说一切诸相至则非众生。此约真也。意明约真得言无住。何者诸相是众生之体。众生即众生之名。诸相非相。体空而非实。众生非生名空。而是假名体空矣。何所住哉。故偈曰。

  假名及阴事  如来离彼相

  诸佛无彼二  以见实法故
案初二句约真无住。后两句证无住意。无彼二者无名及体也。余可见。无著云。由不无众生故。众生相违时生疲乏。故显示人无我法无我等。案此即约真无住也。真谛云。假名者有二。一通名。谓六道名。二别名。谓父母所立名。此二名若离六根六识名则不可得。故名是假。若离名色根识亦不可得。若离四大色亦不可得。不可即得是境无。境无故识无。识无故众生名体并皆无也。名色无者分别无也。识无者依他无也。二既空矣。何所度哉。故言约真即无所为也。
经曰。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至不异语者者。前约外化明无住。此约自所明无住。疑曰。道若无住不应与果为因。若住果者何得复名无住。今明道虽不住。而能为因。此乃证真者云所通非理外者云能达。但可依我语。以取信凭圣教修行耳。文有二重。一劝信。二防过。此劝信也。五语为显四意。真语说真智。如语说真如。实语说四谛之理。不诳语记三世之事。不异一语总定前四回不可回也。故偈曰。

  果虽不住道  而道能为因

  以诸佛实语  彼智有四种
然初两句明因果俱无住果。由离相故不住因中因。由离相故不住于果。虽各不住而因果相承。此则无住之中住也。问。无住之住岂非住耶。答。约俗则有因果得论有住非住。约真明无因果不得论有住不住也。故无著云。俗谛故有因果及菩提。次两句总标五语。偈曰。

  实智及小乘  说摩诃衍法

  及一切受记  以不虚说故
实智者谓真语也。小乘者实语也。摩诃衍者如语也。一切受记者不诳语也。以不虚说者不异语也。无著云。真语者为显世谛相故。实语者为显世谛修行。有烦恼及清净故。如语者为第一义谛相故。不异语者为第一义修行。有烦恼及清净故。案前二语明说俗为实。后二语明说真不虚。真谛云。真语谓如来自誓。自誓有二。一明如来所转法轮。一切世间波罗门天魔等。无能翻我所说。二明如来立十号名。一切世间波罗门天魔等。无能破坏此名。由说真故名真语也。实语者约小乘说四谛三解脱门。一切诸法无自性空。空故无相。无相故无愿。此但约人空说也。虽有三名总同一体。此说实故名实语也。如语者约大乘说三性三无性。即法空真如。谓三解脱门。此等三门能离三障故。佛性论云。知分别性通达空解脱门。能除肉烦恼。知依他性通达无愿解脱门。能除皮烦恼。知真实性通达无相解脱门。能除心烦恼。初解脱障 次禅定障。后一切智障。离此三障悟。于如如说如如故名如语也。不诳语者记三世事必无错谬。不同余人有著不著。此四语皆从境得名也。
经曰。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者。防过也。前既举言以劝信。或畏守言而失道。为防彼故。今对治之。此法者即目如来言教之法。此法是佛法辨之所通。是佛辞辨之所说。与佛相应故。是如来所得法。夫道处无言。守言则失道。所以此法无实。然言能示道离言不见道。所以此法无虚言。能示道故。指月之譬。与道处无言故。舍船之喻作也。偈曰。

  随顺彼实智  说不实不虚

  如闻声取证  对治如是说
上半立义。下半释义。由如来言说。随顺实智故不虚。证理无言故不实。如闻声取证对治。如是说者。谓听法之时。离于二取。为破执言。是道非道故。言对治如是说也。故无著云。如来正觉法及说于中无实无妄。无实者如言说性非有故。案言说体虚自性空也。无妄者不如言说自性有故。案言说虽空。所显之理自性有也。真谛云。非实非虚者凡有三意。一了不了。二至不至。三显实事。初意者。依了文取理即非虚。依不了文取理则非实。次意者。寻言能至道则非虚。道处离言故则非实。后意者。言非实者。实是非实。言非虚者。实是非虚。虚实既实即显□□实语也。然如来说法有实有虚。由四意四依□□□□严论说。一平等意。如说昔毗婆尸佛□□□□□如是等。案约法身因果平等。作如是说。二别义意。如说一切诸法无自性无生等。案前为二乘说人无我。今为菩萨说法无我。然前说人无我者。意在别义法无我也。三别时意。如说。若人愿见阿弥陀佛皆得往生。此由别时得生故如是等。四别欲意。彼人有如是善根。如来或赞或□□彼少□□是故如是等。然此四□意者。事或实虚同以□□□意故名意也。立□□者为破八障。平等意者破轻佛障。有人云。为之□□尔生灭。生即有灭。佛与我同遂生轻慢。为破此□□平等意。过去毗婆尸佛即是我身。岂同汝生灭也。立别义意者。破轻法障。有人云。乃至婴儿亦能见色闻声。解人意义法有何难。破此障故。说三无性法入地方悟也。立别时意。破懈怠障。有人闻长时起行方生净土。闻此即生懈怠。为破此障故。言□□□生不退也。立别欲意。破后五障。一破少欲障。□□已不持戒故。须毁施赞戒也。二破贪行障。谓贪□□境赞净土也。三破慢行障。谓执自土为膝故。须□□妙净土也。四破悔行障。谓推山压佛不见臭□□生恼故。须说于佛起不饶益事得生善道。文□□佛事。此中应广说。五为破不定障。有执二乘不定作佛。为破此障。须说受记及一乘也。于此五中。皆先□赞后毁故。言乐欲意也。四依者。庄严论名四节。一令□节。教诸声闻入于法义令不怖色等有故。案令悟人无我也。二相节。于分别等三性无体无起自性清净。说一切法故。案令菩萨悟法无我也。三对治节。依断诸过对治障故。案通为前二人也。为小乘说□门令离四例。为大乘说如如令离八例。四秘密节。依□深语回语方得义故。案为破外道□□□□□□不坚坚固解善住于颠倒□为□□□□□□□□不坚者本主烦恼。今乃目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能于不坚中坚固即不出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谓解也。颠倒者谓常乐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即成圣者。良以善住之名通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若执例则名凡解例则成圣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烦恼所恼者烦恼之名目人法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恼所恼故不出生死。菩萨为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相名为受用。受用法乐故。故真谛云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实有不达。是真无由执著虚妄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见故。心有住著。以住著故不能得无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遍不遍也。而言闇者有三一闇二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闇日光能破大闇者二世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谓生盲人曾有目者属大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皮肉心皮惑世间道能暂□故。但如闇□□□□□灭故。如大闇心惑。准菩萨登地方能除□□□□□□闇也。若菩萨心有住时。则堕十想不能证十七空□盲闇也。十想十七空如中边论说。
经曰。须菩提当来之世至受持读诵者。从上初恒已来大意主明经□自此讫于后问义旨为显修行。修行两重。一□修。二美业劝修。四重。一教因。二示果。三举劣。四显胜。此教因也。能于此经修行处也。受持读诵修行事也。修行有二种。一文二义。文有三种 一受二持三读诵。义亦有三。一从他听闻。二内自思惟。三如说修行。由此义故复成二德。一为说者能利他故。二为行者能自利故。由自利利他能显法。有二种人有三种法。二者一显能诠。谓十二部经。即是文字。二显所诠。谓道及果。即修行义。人三者。一能持。二能说。三能行。能行者自利成熟一自善根故。能说者利他成熟他善根故。能持者利自他。由自忆持为他说故。然约文及义合有十种正行。一书写。二供养。三传流。四谛。五自读。六忆持。七自诵。八广说。九思惟。十。


上一章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