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7章 语言障碍

  
  (求下各位手里的保底月票)
  在购买到庄园后,赵无恤便开始对这里进行改造。
  庄园的主要作用不是居住和农稼,而是驻军和训练,以及作为无恤在宋国的落脚点。
  所以,他便雇佣周边农闲的国野民众,将此地建成了一个土石结构的小型堡垒。
  当然,他一个晋国亡人,为了不让人生疑,所以墙高有限,但却非常结实。像上次成乡攻防时,被人用木头桩子撞开的事情,可不会再有了。
  墙垣外是能跑马、合军和蹴鞠的平坦场地,另一边则是弩兵们训练用的靶场。
  土石结构的望楼在庄园四角树立,如今五六百人人吃马嚼,每日都要耗粮五六十石,其余肉食、葱韭等无算。所以位于干燥小丘上的仓禀被各地买来的粮食装的满满的,能保证粟支一年之用。
  庄园内低洼的角落里,还有一个小型匠作坊,可以铸造少量箭头、兵刃,编缀和修补革甲,并改进弩机的结构。他让弓人和铸工合作,增造了五十把弩备用,青铜机括也被更新,还安装了可以用来瞄准的望山。
  当然,这个庄园的主体,还是那一排排土木结构的兵营,原本空着大半,在新募的宋国人涌入后,顿时挤得满满的。
  蒙城人漆万就住在里面,对这居室,他相当满意,晚上有被褥,雨天也很干燥,还没有漆园里各种难闻的味道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原本他想和自家堂弟一起住。却被温县伍长吏痛斥了一顿。
  “此处按卒伍分配居所,不得乱走乱闯。一个大屋二十六张榻,以两长为首。我则是汝等的伍长;被褥早起后都得给我叠整齐,别问为何,别问有何用处,旅帅也是这么叠的!若是忘了,或者随意处之,晚上就光着腚挨冻吧!”
  “此外,为了防止疫病,屋内外每日由各伍轮流打扫,内急去公溷。严禁随地溺尿,违者严惩!”
  于是在这里,昔日漆匠每天的生活就变成了叠被,朝食,训练,飨食,睡觉。
  最初的半旬,每日做的基本就是分清自己所属的伍、两,认清自己的长吏。以及他们喊出的号令。
  然而在这个阶段,或者说,从宋人募兵们进入庄园的那一刻起,赵无恤就发现自己遇到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难关。
  语言问题!它有时是交流的媒介。有时却反过来阻碍沟通。
  按照十人学成,教战百人的模式,赵无恤将对操练和新军法比较熟悉的成乡老卒提拔为两长、伍长。然而他们喊的口令。宋国人竟然听不懂!
  无恤这才反应过来,春秋之时。晋南地区和淮泗一带完全是两个方言区,或者说。从古至今,本来就是不同族群的聚居地。新绛方言是宗周雅音、戎狄杂语、夏音的混杂,而商丘则是商音和淮夷杂语的混合。
  比如老虎,宋国商丘话的发音是“李父”,秦晋一带则发音为“伯都”。
  鸡,宋人谓之为“繦缦”,晋人称之为“鸡雏”。
  臿这种工具,宋谓之为“铧”,晋人称之为“喿”。
  两地比后世山西和河南的方言差距大多了,初来乍到想听懂,根本不可能。
  是不是应该用一门通用的语言呢?他没来宋国前和乐祁、乐灵子说话时用是成周雅音,但雅音仅仅在士大夫中流行,下层民众听这门“普通话”也如鸡同鸭讲,所以不可行。
  最后,还是来自温县的苏寿余提供了解决方案。
  温县和新绛隔着太行山,方言的区别也很大,关键是,晋人能听懂,宋人也能听懂!
  究其原因,温县所在的南阳之地,原本就是妲己的故乡有苏氏之国,也是殷商遗民聚集的地区,商音有所遗留。
  于是,每个新兵的两中,都放进了一名来自温县,参加过棘津之战的老卒,充当“翻译”,口令也由他们来喊。
  经过这件事,赵无恤却深深地感觉到,在异国募兵,乃至于行商、统治,语言问题是一道多么可怕的沟壑。
  “看来子贡、封凛这类会说各国方言的人才,必须培养或招揽一些才行,不然日后到了卫、鲁之间,又要抓瞎一番。”
  语言障碍得到了解决,训练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。
  “止”“右转”“左转”“齐焉”,温县伍长在四个月里早已精通了成乡模式,每一个口令发出,都会示范给新兵们看。
  于是,在最初的几天里,庄园外的环道上,只见各两新卒们开始排成横队纵队,一边跟着军吏行走、小跑、快跑、立定,一边傻乎乎地喊着口号。
  “碗是左,箸是右!碗是左,箸是右!碗是左,箸是右!”
  漆万分清左右只花了半天时间,因为他在漆园里干过刷漆的职务,左边是漆桶,右边是漆刷,这个很容易弄懂。可惜他不小心喊出来时,又被伍长用小杖抽了几下。
  “都说宋人愚钝,我看你倒是聪明,可君子说了,武卒里不要聪明人,你给乃公老老实实跟着念口号,让干什么就干什么,再有下次,关你禁闭!”
  “关禁闭”,已经成了新卒间谈虎色变的惩罚,那狭小黑暗的空间,是他们的噩梦。
  于是漆万只敢在心里念自己的“秘籍”了。
  半旬之后,众人的队列走得已经有点模样了,但接下来的考验却让漆万猝不及防。这一日,他们带到了一处未能彻底排干的沼泽边,这里也是许多生活污秽排放的地方,嗡嗡飞满了蚊蝇。
  然而,军吏却没让他们停下。
  “走,继续往前走!一个泥潭就怂成这样,到了战阵上。望着对面冲过来的战车,对面的戈矛。你们还不得调头就跑?走!”
  按照伍长对他们简单叙述过的军法,两长没让停。那就得往前走,否则就是违命。
  小杖在不停抽打催促,漆万犹豫片刻后,迈步上前。而身后众人也多数选择了服从,于是前排的填坑,后排的走过去。
  他们帮人佣耕时,哪天不是踩得满脚泥?众人的犹豫其实是舍不得新发下的衣褐,还有结实的葛布履。
  接下来几天里,这种趟泥潭的事情成了家常便饭。走的时候还得保持队列,要是靠前冲了或者拖后了,就等着为全两的人洗涮衣物罢!
  张孟谈对这些看似无用的方式有些不解,不过赵无恤稍微一解释,他就懂了。
  无论是叠被褥,走队列,还是趟泥潭,都是为了从细节培养兵卒们服从性和纪律性,因为这些才是一支军队的基础。赵无恤经过一年多的掌兵。现在明确认识到,有了纪律,才能有战斗力,这是最高效的一套方法。
  要做到让兵卒畏惧军吏、军法甚于畏惧箭矢戈矛。才能达到令行禁止,后续的战技战术训练跟上后,“赵武卒”就能在这个战争艺术才刚刚起步的古典时代立于不败之地!
  后世所谓孙、吴之兵?亦不过如此!
  ……
  四月下旬。各个两开始合在一起,组成了新的编制:多达一百人的卒。
  新兵老兵混编而成的“赵武卒”被赵无恤分编为六个正规卒。此外还要加上两个直属的两,以及一个辎重卒。共计七百余人,相当于一个加强旅。
  于是,赵无恤在这名为“赵丘”的兵营庄园中,不再让人称呼他为君子,而是自任为旅帅。
  除了这时代对主君普遍的忠诚外,他还要将自己塑造成让兵卒们又畏又敬的最高统帅!唯名与器,不可以假人,将兵权牢牢攒在自己手里,也是极其重要的手段。
  在他的麾下,有一卒两札皮甲的剑盾手,由穆夏任卒长;三卒轻甲的戈矛手,由伍井等人任卒长。这数百副革甲和剑戈等兵器,一大半是在棘津之战里的缴获,此外还有部分用子贡货殖得来的钱帛从乐氏府库里购买。
  此外还有两卒无甲的弩手,由苏寿余和一位成乡材士桑绳任卒长。
  宋国少马,所以轻骑士两只能保持原有规模,作为战术性兵种使用。田贲统帅的悍卒,在补充了那些各有所长的轻侠恶少年后人数见长,他们不参与普通训练,而是被赵无恤定位为“特殊兵种”,据说是另有大用。
  辎重卒也有百人,多是那些应募的商贾,以及体检时不够成为战卒的宋人组成,他们负责粮秣和运输,封凛还去商丘买来了数十辆大车,为赵无恤北上鲁卫做准备。
  而这一卒的卒长,却是前些日子从晋国赶来效命的成抟。
  连赵无恤也始料未及,他被放逐后,虽然手下人们也一度思乡,但却没有发生众叛亲离的事件,虞喜、穆夏等新婚不久的人都坚定地留了下来。
  少数几名意志不坚,找借口离队的人遭到了所有人的鄙视和白眼,并有人恶狠狠地预言,他们回乡后也会被千夫所指!
  甚至是留守成乡的众人,也颇有一些人不远千里地前来投奔。
  成抟和那位材士桑绳带头,还有十多名乡卒是第一批到达的,之后还零散有十多人。羊舌戎、计侨等人也想来,倒是被赵无恤写信劝阻了。
  成乡目前还是属于他名下的领地,依然在源源不断创造着钱帛,同时也是麾下成乡人不会忘记的故里。他让众乡吏各司其职,等待他归国或者在赵氏各领邑任职,因为他们留在那里比跑来宋国更有用处!
  此外,成抟也带来了国内的消息:晋国新任中军将知跞,会同中军佐赵鞅,上军将中行寅,各帅数师之众进攻郑国,以报前年郑国背盟侵犯周天子的伊阙之役。
  这罪名算是炒冷饭,估计郑国自己都把那件事忘了。
  话虽如此,毕竟是知跞出任执政后烧起的第一把火,不过虽然晋军去势汹汹,但这场仗却只是随意小打。
  因为郑军的战斗力很强,三卿为了保存实力,没有与其硬碰,只是攻击边鄙之地虫牢,围城数日耀武扬威一番,就当是已经打过郑国脸了,这也是春秋战争的常态。
  之后,晋军便要返回南阳之地修整一番,再东行去进攻卫国,预计五月中旬将抵达卫境!
  也就在这几天,在结束招募新卒任务后,便被赵无恤派去鲁、卫一带熟悉道路的封凛也回来了,他将沿途需要经过的城邑,河流都在地图上标了出来。
  一切具备,只欠东风,赵无恤由此知道,自己北上的期限,也越来越近了。
  感谢书友猫妖?,九天炎羽,爱吹牛的泡泡鱼,上下下上下上上下,血色卍之殇,丨fans丨,小齐文明奇迹,小岛001的打赏!
  求收藏,求推荐,求订阅。
  ps:先秦方言的内容来自汉代扬雄的《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》(未完待续。。)
  ps:感谢书友猫妖?,九天炎羽,爱吹牛的泡泡鱼,上下下上下上上下,血色卍之殇,丨fans丨,小齐文明奇迹,小岛001的打赏!
  求收藏,求推荐,求订阅。
上一章
目录